汽車制造
高等職業教育的根本任務是為國民經濟建設培養造就大批應用型、技能型的技術人才。高職院校找準方向,科學定位,產學研緊密結合,是實現快速發展的必由之路。從2002年開始,為解決我公司發展的用人需要,我們與武漢職業技術學院聯合辦學,按“訂單式”培養我公司所需的緊缺人才。實踐證明,這種產學研結合的辦學模式,實現了學校、企業和學生互動和多贏的局面。
一、企業用人的困難與危機
我公司是1994年由華中科技大學發起創立的高科技企業。為發展中國數控產業,將高??萍汲晒M快轉化為生產力,在原校長周濟教授的鼓勵下,華中科技大學一批高學歷、高職稱的青年教師“下海”干企業,成為了華中數控的創始人和核心技術骨干。企業發展初期,技術開發和產品研發是企業的頭等大事,需要高層次的技術開發人才。這種人才需求,使我們在用人觀念方面也出現了誤區,在人才引進中片面強調學歷和職稱層次,導致企業員工知識結構不盡合理,高層次人才比例偏大,而企業在生產、質量、營銷、服務和管理等崗位上所需的技能性、應用性專業技術人員比例偏低,企業人才結構比例失調。據我公司人力資源部統計,2001年底,公司研發、銷售、生產、工程服務四類人員的比例為3:2.5:1:0.5,明顯不合理的頭重腳輕狀況,導致售后服務跟不上去,交貨周期無法保證。隨著公司生產規模的不斷擴大,這種人員隊伍結構層次,成為了制約公司發展的嚴重障礙。2002年初,公司不得不將“隊伍建設”列入當年工作的重中之重。
1、招聘本科應屆大學畢業生培養周期過長,難解燃眉之急
企業增員計劃一般都是根據企業的發展規劃和生產計劃制定的,要求新員工經過短期培訓就能夠適應崗位工作。由于數控技術是一門涉及機、電、計算機編程等多學科知識,實踐性很強的技術,即使我們從機電一體化、自動控制等專業招聘本科應屆大學畢業生,一般也需要約兩年時間的培養,才能成為獨擋一面的技術骨干。從我們招聘的本科應屆大學畢業生使用情況看,存在知識結構單一,動手能力較差的問題,學機的不懂電,學電的又不懂機。還有部分大學生眼高手低,不愿意從事工程調試、售后服務、市場營銷、車間生產等方面的技能性工作崗位。在見習和培訓期內,新員工的工作業績有限,工資待遇自然不會很高;而且我公司整體學歷偏高,新員工追求高學歷的壓力大,考研的機會也多,新員工的穩定性很差,企業投入的高額培養成本付諸東流。這些不盡人意的情況給企業經營帶來了很大的負面影響,致使我公司不敢大量招聘本科應屆大學畢業生。
2、招聘有經驗的數控專業人士成本偏高,企業難以承受
為解決數控技術人才緊缺的矛盾,公司通過人才市場,面向社會招聘有經驗的數控專業人士。但是,目前符合企業要求的數控技能型人才供小于求。機、電知識比較全面,數控加工、維修、編程都比較內行的復合型技能性人才,非常搶手,年薪開到了10多萬元。人力資源成本已超過了公司的承受能力,公司即使看好也很難錄用。
人力資源是企業最寶貴的核心資產,人力資源配置方面的經驗教訓促使我們調整用人觀念,把目光投向培養技能型人才的高等職業技術學院。從2002年開始,我們與具有近三十年辦學歷史的武漢職業技術學院開展聯合辦學,為我公司定身打造急需的技能型人才。
二、以企業需求為“訂單”,產學研結合培養實用人才
首先,我們對武漢職業技術學院機械制造專業設置、課程安排和實習條件等進行了考察。圍繞我公司所需的人員知識結構和技能要求,公司董事長、人力資源部的負責人與學院的院長、教務處長、機械工程系主任和老師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和交流。經過校企雙方充分討論,簽訂了聯合辦學協議。由該校的高職三年級學生自愿報名,主辦一個60名學生的聯合培訓班;由華中數控根據其用人的知識結構需要,確定其第三學年的教學計劃,安排學生的課程教學、實訓和畢業設計,學校老師和企業技術人員共同承擔教學任務。學習期滿考試合格后,我公司承諾擇優錄用約50%的學生。
1、面向企業需求,改革教學體系
根據我公司用人的需求,我們將聯合培訓班的培養目標定位為技能型數控技術人員,培訓對象確定為機電、模具或工業自動化等專業的高職應屆畢業生。在教學計劃的安排方面,學校充分尊重企業的意見,對第三學年的教學計劃和課程內容進行了大幅度的調整,重新安排了300多個學時的教學計劃,包括200個學時的實驗實訓。前11周時間,我們安排了《單片微型計算機原理及應用》、《C語言》、《數控加工、編程及MasterCAM》、《機電一體化技術及系統》、《Protel應用基礎及操作》、《機床電氣控制及PLC》、《自動檢測技術》等七門課程的學習和單片機實習、PLC實習及數控編程、操作實習,由學校老師完成教學任務。我公司還對這些課程選用的教材、講授的重點、教學課時的安排都提出了具體的要求。這些課程切合我公司用人知識結構要求,其課程內容和實習實訓的要求和難度,超出了原教學計劃的要求。
為了使學生掌握先進數控技術,深入了解我公司的數控產品,我們安排了4周教學時間和3個月的實習,增設的四部分的教學內容:《數控系統選型與連接設計》、《數控系統的調試實踐》、《數控機床機電聯調與檢驗》和《伺服電機控制原理及應用基礎》。由我公司的研發、工程服務等部門的技術骨干授課和指導實訓。課程的教材直接采用我公司最新的產品技術資料。在教學過程中,我們十分注重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、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及操作動手能力,理論教學與實訓、實習徹底交叉融合,使學生學以致用,動手能力得到極大的鍛煉。
2、利用企業資源,加強學生實訓
實訓實習設備和基地,是高等職業教育培養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基礎條件。但同時也是全國高職院校普遍存在的薄弱環節。由于受到條件限制,學生的實踐訓練時間和質量得不到保證,嚴重影響了教學質量和學生動手能力的提高。以數控教育為例,雖然大部分學校建立了不同規模的數控實訓基地,但由于數控設備價格昂貴,各學校數控培訓設備的數量十分有限,技術更新換代困難,難以達到培養技能型人才的實訓要求。而企業在生產設備方面則具有天然的優勢,可為學生提供廣闊的生產實習天地。為了滿足課程的實訓教學條件要求,我公司為聯合培訓班的學生,專門設計、制造并免費提供了5套數控系統綜合實驗臺;學生在我公司還進行了3月的生產實習,學生可以真刀實槍地參加數控機床的裝配和檢驗、數控系統的裝配和調試。這些企業資源的利用,使學生獲得了大量難得的動手機會。
3、建設雙師型的教師隊伍
學校師資,特別是具備較高理論知識和豐富的實踐經驗的“雙師型”教師 (教師、工程師)嚴重不足,是緊缺性數控人才培養的瓶頸。我公司與武漢職院聯合辦學后,我公司專門抽調了若干骨干技術人員擔任該聯合培訓班的老師。他們在多年的企業技術開發和工程服務中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,且不少人原本也是大學教師出身,堪稱為典型的“雙師型”教師。這些企業教師補充到學校,不占學校的編制和財力,大大緩解了學校的師資壓力。而且,通過企業師資與學校師資的交流,互相取長補斷,大大促進了學校師資的工程素質的提高。
三、校企聯合辦學的效果與收獲
1、教學效果明顯提高
據武漢職院領導和老師介紹,在我公司與武漢職院聯合辦班期間,學生在學習中表現出多年來前所未有的學習自覺性和積極性,仿佛回到了備戰高考的緊張時光。教師在學生情緒的感染下也表現出高度的責任感,教學雙方配合非常默契。